熟悉规则:首先 ,你需要熟悉微乐麻将的游戏规则,
包括如何和牌、胡牌 、、碰、等 。只有了解了规则,才能更好地制定策略。 克制下家:在麻将桌上,克制下家是一个重要的策略。作为上家 ,你可以通过控制打出的牌来影响下家的牌局,从而增加自己赢牌的机会。 灵活应变:在麻将比赛中,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 。你需要根据手中的牌和牌桌上的情况来灵活调整策略。比如 ,当手中的牌型不好时,可以考虑改变打法,选择更容易和牌的方式。 记牌和算牌:记牌和算牌是麻将高手的必备技能 。通过记住已经打出的牌和剩余的牌 ,你可以更好地接下来的牌局走向,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保持冷静:在麻将比赛中,保持冷静和理智非常重要。不要因为一时的胜负而影响情绪 ,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牌局,做出佳的选择。
通过添加客服微信
请注意 ,虽然微乐麻将自建房胜负规律策略可以提高你的赢牌机会,但麻将仍然是一种博弈游戏,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因此,即使你采用了这些策略 ,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胜牌 。重要的是享受游戏过程,保持积极的心态。
1.99%防封号效果,但本店保证不被封号2.此款软件使用过程中,放在后台,既有效果3.软件使用中,软件岀现退岀后台,重新点击启动运行4.遇到以下情况:游/戏漏闹洞修补、服务器维护故障 、等原因,导致后期软件无法使用的,请立即联系客服修复5.本店软件售出前,已全部检测能正常安装和使用.
网上科普有关“英美文化的内容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英美文化的内容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概况、文化历史、社会风俗等入门知识,使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增加学生相关的信息量和词汇量,提高英语水平,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热情 ,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同时,大家通过学习培养理性地对待异国文化的态度 。
目录 Unit One 1066 and All That
Unit Two The Best-Known Fiction
Unit Three Since Mayflower
Unit Four Tinseltown
Unit Five Shakespeare and Dickens
Unit Six Ireland
Unit Seven Canada,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Unit Eight Africa
Unit Nine India and Other English-Speaking Asian Countries
Unit Ten Top Universities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英美文化常识全集
1.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的书籍
1,《中国建筑史》乐嘉藻 这是中国国人出的第一部建筑史哦!怎么样都要捧场一下啊~虽说梁思成说这位老先生“既不懂建筑又不懂历史 ”……但是我看完觉得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乐先生把中国建筑按建筑形式和组件来分类介绍,配上若干插图,其特色倒是在文字上,还保留了文言文的余韵啊~读起来很有感觉又不会看不懂 ,不求甚解的话不用看注释,很快就可以翻完。
2,《华夏意匠》李允鉌 这本书……我还没看 ,但是绝对是值得推荐的好书!它对于建筑史的写法是属于比较特殊的。下面引用百度—— 《华夏意匠》涉及的学术范围非常广泛,除了直接相关的艺术和科技之外,还包括了历史、哲学、文学 、政治、宗教等学科。
它的内容意涵深邃 ,语言亲切隽永,堪称中国建筑文化领域中的“传世之作” 。对于建筑师、设计师 、美术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专业人以及从事一般文化艺术活动或爱好中国文化艺术的人士,它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3 ,《美的历程》李泽厚 此书也是气势恢宏的一本好书啊!光看了介绍就使我热血沸腾—— 《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 、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拧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 ”,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 ,“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 、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 、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 ,多发前人之所未发 。
2.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英语中常见的肢体语言 to hold one's head high 昂首挺胸(表示趾高气扬) to shake one's fist 挥动拳头(表 *** 胁) to shake one's head摇头(表示不知道) to show a V sign 这一手势是祝愿胜利或庆祝胜利之意。
to wink at a person 向某人眨眼睛 to shrug one's shoulders 耸耸肩膀(表示冷淡或怀疑) to make a face 面部露出厌恶的表情 to keep(or have) one's fingers crossed 把中指叠在食指上交叉着,作十字状。这是暗中希望上帝保佑自己正在做的事成功 。
to crook a finger 朝某人弯曲食指,是招人过来的意思 更有趣的是英美人用大拇指(thumb)做出许多不同的表示。
3.有哪些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的书
冲击波系列 有本是介绍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
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冲击波)
目录
第一部分 英语国家概况
第1章 美国概况
第2章 英语概况
第3章 加拿大概况
第4章 澳大利来概况
第5章 新西兰概况
第二部分 英语文学知识
第1章 美国文学
第一阶段 独立革命之前(十七世纪中期之前)
第一节 美国本土文学(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学)
第二节 北美殖民时期文学(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中)
第三节 清教思想的表述
第二阶段 独立革命时期(十七世纪中期——十八世纪末)
第三阶段 浪漫主义时期(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中后期)
第四阶段 现实主义时期(十九世纪中期——二十世纪初)
第五阶段 现代主义时期(二十世纪初——)
第一节 现代诗歌
第二节 现代小说
第2章 英国文学
第一阶段 中古英国文学(8世纪——14世纪)
第二阶段 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中期)
第三阶段 新古典主义时期(十七世纪中期——十八世纪)
第四阶段 浪漫主义时期(十八世纪中期——十九世纪中期)
第五阶段 维多利亚时期
第六阶段 现代主义时期
第三部分 英语语言学知识
第1章 语言和语言学
第2章 语言学和音位学
第3章 形态学
第4章 句法学
第5章 语义学
第6章 语用学
第7章 语言演变
第8章 语言与社会
第9章 语言与文化
第10章 语言习得
第11章 第二语言习得
第12章 语言与大脑
4.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英语中常见的肢体语言 to hold one's head high 昂首挺胸(表示趾高气扬) to shake one's fist 挥动拳头(表 *** 胁) to shake one's head摇头(表示不知道) to show a V sign 这一手势是祝愿胜利或庆祝胜利之意。
to wink at a person 向某人眨眼睛 to shrug one's shoulders 耸耸肩膀(表示冷淡或怀疑) to make a face 面部露出厌恶的表情 to keep(or have) one's fingers crossed 把中指叠在食指上交叉着 ,作十字状 。这是暗中希望上帝保佑自己正在做的事成功。
to crook a finger 朝某人弯曲食指,是招人过来的意思 更有趣的是英美人用大拇指(thumb)做出许多不同的表示。
5.求一些经典的有关英美文化的书藉
英语学习与英美文化浅谈 周 强 (太原师专外语系 030001) 摘要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 。
本文摘录《大学英语》课本(文理科通用) 中的许多例句, 阐述了文化背 景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不仅强调打好语言基础的重要性 , 更注重提高英语学习者文化素质的 提高。
二者的结合对于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有很大的e68a84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238646435帮助。 关键词 文化背景, 英语基础知识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非英语专业本科) 指出: 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大学英语教学 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 , 扩大知识面, 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 , 提 高文化素质 。
文化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 提高。 ” 语言是社会现象, 是一定文化的载体。
虽然人类的思维没有什么不同, 但由于各个民 族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 , 形成的历史不同, 社会制度, 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以及生活的习俗 不同 , 因而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 反映民族文化的语言必然与外族语有差异 。这种差异 不仅表现在描述同一事物时, 词汇、发音和语法结构的不同 , 而且对同一概念的具体表述, 以及对某一事物所产生的联想也不尽相同。
学习外语的人往往注意外语与母语形式的不 同而容易忽略文化的差异。 英语起源于基督教国家英国, 今天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绝大多数也是基督教 国家 。
英语中的许多典故和成语都来自基督教的经典——《圣经》(The Ho ly B ib le)。《大 学英语》·精读(Co llage English 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一册第一课中有这样 一句话“The wo rld won't end if you don't pass a test, so don'two rry excessively abou t a single tex t. ”(一次考试不及格 , 天是不会塌下来的, 因此, 不必为个别的一次考试过分担 心。)
“end of the wo rld”意为“世界末日 ” , 出自《圣经》的《马太福音》13 章39 节(M at thew 13: 39) ,“The enem y that sow ed them ( tares) is the devil; the harvest is the end of the wo rld; and the reapers are the angels. " (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 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 末了, 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 我们中国人常用“天崩地裂” 、“天塌了”比作“世界末日 ”。
如果 我们把“天不会塌下来”译为“The heaven won't fall dow n”, 英美人恐怕就不知所云。 英语来自《圣经》的成语很多 , 如“a drop in the bucket ”(沧海一粟)、“app les of go ld in p ictu res of silver”(锦上添花)、“beat swo rds in to p low shares”(化干戈为玉帛) 、“cast pearls befo re sw ine ”(对牛弹琴)、“tu rn a deaf ear to ”(充耳不闻) 等 。
有些成语汉语也已 经借用, 如:“象牙塔”、“橄榄枝” 、“披着羊皮的狼 ”就来自“tow er of ivo ry”、“o live b ranch" 和“wo lf in sheep's clo th ing”。学习英语国家地理和历史知识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有很大 帮助。
我们中国人一说到陕北和甘肃自然会联想起黄土高坡, 革命圣地延安 , 同时也会想 到干旱和贫困; 提起江南头脑中就会浮现出稻田、水牛相映的鱼米之乡。而美国人谈到美 国大西洋东北部海岸, 就会想到摩天大楼林立的纽约和独立战争时期革命的中心波士顿、费城等大城市; 提起佛罗里达和夏威夷自然会浮现出海浪拍打沙滩, 棕榈树成荫的“阳光 地带 ”; 而美国西部地区更会使现代的美国人联想到白雪皑皑的落基山脉 、披荆斩棘开发 西部边疆的先人、粗犷豪爽的牛仔和19 世纪疯狂的淘金热 。
《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十单元“GO IN G HOM E”(《回家》) 一课 , 写到6 个前往佛罗里 2000 年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Teachers Co llege 第3 期 达度假的青年男女“dream ing of go lden beaches and sea t ides as the gray, co ld sp ring of N ew Yo rk van ished beh ind them " (“当纽约灰暗寒冷的春天在他们身后消失时, 他们正梦 想着金色的海滩和大海的潮水”)。在第四册第九单元“JOU RN EYW EST ”(《西行记事》 中, 作者认为美国精神体现在西部 , 因为“A lthough the Repub lic have been bo rn in the East, it had spen t mo st of it s t im e and energies since then movingW est”(虽然共和国诞 生在东部, 但建国后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向西开拓上。)
因此,“w hen m illion s of o ther Am erican fam ilies w ere p reparing to crow d in to the B icen tenn ial sh rines of the East ”(当数百万美国家庭正准备拥向东部两百年大庆的圣地) ,“w e reso lved to head in the sam e direct ion in 1976, fo llow ing the o ld p ioneer t rails and the famou s rivers. ”(我们 决定在1976 年也沿着老一代拓荒者的足迹和名山大川向西进发 。)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背 景, 这两篇课文也就不难理解。
就美国地理而言,《大学英语》这套教材几乎提及美国所有的大城市和大部分的州诸 如华盛顿(W ash ington D. C. )、纽约(N ew Yo rk ) 、旧金山(San F rancisco )、休斯敦 (Hou ston)、匹兹堡(P it t *** u rgh) 、巴尔第摩(Balt imo re)、圣地亚哥(San D iego )、芝加哥 (Ch icago) 、布法罗(Buffalo) 。
请结合你所了解的中国于外国文化融合渗透的一些材料和相关情况,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字数300-400
1.必备的美国文化常识有哪些
熔炉---The Melting Pot 美国的别称 。
因为美国是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移民融合组成的国度。这些移民说的英语不像英国人的英语那样具有较强的阶层性与地域多样性。
他们形成了相似的生活习惯与礼节;城乡居民的差别也不像其他国家的那样明显 。 美国社会虽然竞争性强 ,且存在着种族歧视,但它在同化来自不同民族的移民方面又表现出相当大的弹性与包容性。
因而,形成了全新的整体文化与共同的民族意识 ,使美国成为“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美国人的人生观是基于个人奋斗、自我管束与竞争精神之上的 。
雅皮士与雅非士---Yuppies and Yuffies 雅皮士是美国人根据嬉皮士(Hippies)仿造的一个新词,意思是“年轻的都市专业工作者” 。 雅皮士从事那些需要受过高等教育才能胜任的职业,如律师、医生 、建筑师、计算机程序员、工商管理人员等。
他们的年薪很高。雅皮士们事业上十分成功 ,踌躇满志,恃才傲物,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 。
与嬉皮士们不同 ,雅皮士们没有颓废情绪,不关心政治与社会问题,只关心赚钱 ,追求舒适的生活。 雅非士意为“都市中失败的年轻人”。
他们虽然觉得自己的生活无法与雅皮士的生活相比,但又不愿意有失落感,并发誓要找到自己的归宿 。 山姆大叔-Uncle Sam 它是美国的绰号与象征。
山姆大叔的英文为Uncle Sam,缩写是U。 S 。
正好与美国的英文缩写相同。但它怎样成为美国的绰号和象征的呢?普遍的说法是:1812年 ,美英战争期间,美国特罗城有一个专门供应军用牛肉的商人(也有的说是军事订货的官员)名叫山姆尔?威尔逊(Samuel Wilson,1776—1854),人们平时都叫他山姆大叔(Uncle Sam)。
美国 *** 收购他的牛肉箱上都盖U 。S。
字样。人们遂开玩笑说这些盖有U 。
S。字样的箱子都是山姆大叔的。
后来“ 山姆大叔 ”便成了美国的绰号。19世纪30年代 ,美国画家又将“山姆大叔”画成一个留有山羊胡子的瘦长老人,帽子和裤子都有星条旗的标志 。
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 “黑色”这一词,源出耶稣殉难日(Good Friday)。 1987年10月19日 ,纽约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暴跌,因这天是星期五,故称股票市场的“黑色星期五 ”。
10月19日纽约股市的股票指数普遍大幅度下降 ,超过了1929年10月28日引发经济大萧条的股票暴跌纪录 。这天开市不久,即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纽约股市创下了破纪录的股市交易 6043亿股 ,使得美国几家大公司损失惨重,上市的5000家公司的整个股票价值,一天中就折损了5000亿美元。
股值暴跌迅速度卷世界各地大金融市场,引起了西方的极大恐慌 ,这次股票暴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股市最糟的一次,也是华尔街有史以来下跌幅度最剧烈的一次。
2.英美文化知识
一 。(一)美国货币
美国货币由美元dollar和美分cent组成 ,one dollar等于100 cents。其纸币bill有一、二 、五、十、二十 、五十和一百美元等面值;硬币(coin)有一美分(或a penny)、五美分(或a nickel)、十美分(或a dime)和二十五美分(或a quarter)等。在数字前加$表示美元,如:$500表示五百美元;在数字后加C表示美分,如:50C表示50美分;表示由美元和美分组成的钱数时 ,常用$表示,如:$6.50 。
(二)英国货币
英国货币由英镑(pound)和便士(pence)组成,也分为纸币notes和硬币coins。纸币有面值五镑 、十镑、二十镑和五十镑;而硬币 ,即金属货币有一便士、二便士 、五便士、十便士、二十便士 、五十便士和一镑等。若指一定数额的硬币,通常用piece,如2P(pieces);随身带的硬币可用change表示 。100 pence等于1 pound。在数字前加£表示多少英镑 ,如:£800为800英镑;在数字后加P表示多少便士,如:5P表示五便士(penny的复数);表示由英镑和便士组成的钱数时通常不说出pence,如3镑50便士可说成£3.50或three pounds and fifty。
3.英美文化常识
一。
(一)美国货币美国货币由美元dollar和美分cent组成,one dollar等于100 cents 。其纸币bill有一、二、五、十 、二十、五十和一百美元等面值;硬币(coin)有一美分(或a penny)、五美分(或a nickel) 、十美分(或a dime)和二十五美分(或a quarter)等。
在数字前加$表示美元 ,如:$500表示五百美元;在数字后加C表示美分,如:50C表示50美分;表示由美元和美分组成的钱数时,常用$表示 ,如:$6.50。 (二)英国货币 英国货币由英镑(pound)和便士(pence)组成,也分为纸币notes和硬币coins 。
纸币有面值五镑、十镑、二十镑和五十镑;而硬币,即金属货币有一便士 、二便士、五便士、十便士 、二十便士、五十便士和一镑等。若指一定数额的硬币 ,通常用piece,如2P(pieces);随身带的硬币可用change表示。
100 pence等于1 pound 。在数字前加£表示多少英镑,如:£800为800英镑;在数字后加P表示多少便士 ,如:5P表示五便士(penny的复数);表示由英镑和便士组成的钱数时通常不说出pence,如3镑50便士可说成£3.50或three pounds and fifty。
4.英语文学常识
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的语法特征 比较can 和be able to 比较may和might 比较have to和must must表示推测 表示推测的用法 情态动词+have+过去分词 should和ought to had better表示最好 would rather表示"宁愿" will和would 情态动词的回答方式 带to的情态动词 比较need和dare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1)常见的否定句做法1.含有be动词的否定句:规则:在be动词后面+not,另外is not可缩写成isn't,are not可缩写成aren't,was可缩写成wasn't,were可缩写成weren't ,但am not不可缩写。
2.含情态动词的否定句:规则:在情态动词后+not,必要时可缩写 。3.带有行为动词的句子否定句做法:(1)单数第三人称做主语(he she it或代表单个人或物的第三人称名词):规则:要在行为动词前加上助动词doesn't,然后找动词恢复原形。
(2)其它人称作主语:规则:在行为动词前加don't,句子中行为动词的用原形。句型1.含be动词的基本结构:be的现在形式为am,is,are.(1)主语是I ,用am.(2)主语是he,she,is,一个人名或一个称呼(也就是第三人称单数),用is.(3)主语是复数或是you ,用are.(4)在有助动词,情态动词句子和祈使句中用be原形 。
2.动词have的基本句型:谓语动词have表示拥有某物,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当主语是第一人称(I,we) ,第二人称(you)以及第三人称复数(they及其他复数名词并列主语等),用have,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he,she,it或单数名词) ,用has.(1)肯定句:主语+have/has+宾语+其他(2)一般疑问句:Do/Does+主语+have+宾语+其他?(3)肯定句:主语+don't/doesn't+have+宾语+其他3.There be结构:(1)there be的现在时是there is或there are,表示有。
存在形式的有,其后加上地点 ,就是“在某处有什么”。there is表示有的东西为单数,或不可数形式 。
there are表示有的东西为复数。(2)some,any常用在there be句型中,some一般在肯定句中表示几个或一些,any一般在否定句或一般疑问句中使用。
(3)有的人或物是几种 ,以第一种的形式为准 。(4)特殊疑问句为How much / many …?和What's …?4. 祈使句用来表示命令、请求或劝告的句子,称为祈使句,祈使句的否定式是在前面加Do not。
5. 感叹句感叹句就是表示喜怒哀乐等强烈感情的句子。由how或what+被强调的部分+其余的陈述部分 。
6. 反义疑问句反义疑问句是问话的人对问的问题有一定的看法 ,需要答话的人给以证实,其结构一般为两部分,前边是陈述 ,后面是提问;如果前面是肯定形式,后面应是否定提问;而前边是否定形式;后面则是肯定提问。7. 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说话瞬间)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
结构为be(am / is / are)+动词的现在分词,现在分词的变化有三种 ,句式是:(1)肯定句:主语+am / is / are +v.ing(2)否定句:主语+am / is / are + not + v.ing(3)一般疑问句:Am / Is / Are + 主语+ v. ing8.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或目前存在的状态,也表示主语具备的特性和能力及客观真理 。(1)当主语是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复数时 ,肯定句:主语+动词原形+其他否定句:主语+don't +动词原形+其他一般疑问句:Do+主语+动词原形+其他?(2)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肯定句:主语+动词(单三)+其他否定句:主语+doesn't+动词+其他一般疑问句:Does +主语+动词+其他?(3)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有四种基本的变化规则。
(4)特殊疑问句的结构:特殊疑问词+助动词do / does +主语+动词原形+其他?祈使句及there be句型(一)祈使句1. 祈使句的特点及构成。(1)祈使句是提出请求 、建议、命令、号召等的句子 。
(2)祈使句的主语常常省略,句中的谓语动词放句首,或在谓语之前用please,please也可放在句末。(3)祈使句中的动词后面通常用一介词,构成固定搭配 ,在句中作谓语。
(4)祈使句中谓语用原形动词。2. 祈使句的级与包含意义(第一人称祈使句)例:(1)原级:Please open your books . 请打开你们的书 。
有礼级:Would you please open your books ? 请打开你们的书好吗?否定式:Would you please don't open the door ? 请你不要打开门好吗?(2)第一人称祈使句例:原级:Let's read the book . 让我们看书吧。否定式:Let's not read the book . 让我们别看书了。
3. 提供帮助的Let …在句中的使用例:Let me help you . 让我来帮助你吧 。Let me carry the box . 让我来拿这个大盒子吧。
4. 祈使句的否定形式:直接在句首加上Don't。 例:Don't throw it like that . 不要像那样子扔它 。
Please don't open this box . 请不要打开这个盒子(二)there be句型1. there be句型在句中的使用。肯定陈述句:(1)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wall .(2)There are some hills in the picture .否定陈述句:(1)There isn't a picture on the wall .(2)There aren't any hills in the picture .疑问句及简略回答:(1)Is there a bird in that three ? Yes , there is . No , there isn't .(2)Are there any books on the table ? 2. 对there be句型的分析(1)there be句型表示“有”,there是引导词,be是谓语动词。
(2) 。
一、认识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基础。 1 、英美文化概况 英国 ,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 Ireland),顾名思义,他分为大不列颠王国和北爱尔兰 ,包括英格兰(England)、苏格兰(Scotland)、威尔士(Wales)和爱尔兰(Ireland)。它实行君主立宪制,有上议院和下议院,政党分为保守党和劳工党 。其领导者为国王(King)或女王(Queen),但他们并没有实权。在英国 ,通用语言是英语。 美国(U.S.A.),全称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是简称,美国人也喜欢叫他“山姆大叔 ”(Uncle Sam)。纽约(New York)是美国最大的城市 ,阿拉斯加洲是美国最大的洲 。美国的语言主要也是英语,但其又可以分为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 作为资本主义代表的两大经济大国,西方的大部分文化习俗也是以英美文化习俗作为延伸,不禁相同的现象很多 ,比如,社会行为上的文明行为,商务行为上分寸的把握 ,生活礼节上的女士优先 、绅士风度等。传统的节日基本相同,也都建立了与本国发展有重要关系的纪念日等 。当然,正统的文化思想也是由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样的政党制度统治下管理的结果。人民历来有较为明显的等级之分 ,一切以法律为依据,人们的思想意识程度比较高,在文化方面对国家和个人的要求也较高 ,良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人们高尚的文化素质,也随之让我们看到了西方人在文化方面的与众不同。 2、中国文化概况 中国作为东方大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由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中国各民族之间人口数量相差很大,其中汉族人口最多 ,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大部分人说汉语 。 中国文化是大陆农业和封建宗法相结合的文化,是注重伦理型的文化 ,是追求和谐统一的文化。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由于人口众多,人均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等都较低 ,这也导致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意识较封建,传统观念的禁锢较多且复杂,各民族又有着各自的文化特色 ,民族间的文化传播也还不够,民族的文化水平也有待大幅度的提高 。 二 、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异同简析 说起不同的文化,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东西方文化差异。因之比较文化多见的是差异的辨识与解析。殊不知,比较的前提,是有可比性。可比性的另一个解释 ,就是有共同之处 。譬如,比较男女,是因为男女都属人类;比较英文中文 ,是因为皆属于语言。如果有人说比较男人与英语,或者比较女人与中文,大家一定会笑 ,这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因此,差异与类同是不可分割的 。讲文化差异,必须以文化的类同为基础。比较不同文化 ,也应该如同交友,求同存(辨)异是正道。 1、相同点 英汉文化相通之处甚多,可以说大部分文化是相通的 。为什么呢?因为虽然英美和中国地理环境不同 ,历史宗教相异,但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则是一致的。世界上的日月星辰是相同的,江河湖海到处都有;每个人都要为了生存而奋斗,都希望生活更好;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 ,都渴望友爱,所以,文化中有太多的东西是东西方都能理解的 ,而且,随着世界性交流的日益广泛,这种相通点必然会愈来愈多。 2、不同点 首先 ,是社会制度不同 。英美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因为这样的不同背景,人民看待事物的态度自然不同 ,而随之习俗也就不同了。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隐私权是个人主义的直接产物,它被当作是合理的 、合法的 ,或人们的最高需求 。得到了它,人们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隐私权受到了侵犯,个人就如同受到了侮辱;而中国人崇尚群体主义,强调整体意识 ,这是与西方人价值观念完全不同的。 其次是语言上的不同。语言之于文化,也象语言之于思维一样,是一种表达形式。因此 ,语言也是各种文化内容的载体 。借助语言,可以触探文化的内涵;从表达形式的比较中,可以窥视文化的异同。如今中国加入WTO ,要求人们懂得第二语言—英语。语言--一个丰富多彩,又广为流传的形式,往往积淀概括了人类文化经验的精髓 ,又因为它往往触及人类生存的根本课题,且具有较深的历史渊源,所以不同文化中 ,自然有不同的表达 。 比如:鸡头凤尾对狗头狮尾;鸟儿吃虫对应狗逮兔子;卖瓜变成卖瓦罐等。这种借喻事物上的差别,并不影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一致。中文的某些谚语来自文化传统中的典故,英文也许有此原因 。比如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突出的象征意义 ,而不同与凤凰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Every potter praises his own pot.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还有就是行为素质上的不同。英美国家的人民较注重礼仪、礼节 ,文化素质也较高 。而中国的人们往往素质不高,不注重个人修养,经常看到的现象就是中国人去英美国家闹笑话 ,或者不懂当地风俗而被当地国家警察拘留等现象,这也是我们现在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当然这些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的民族,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 、生活习俗、认知心理的区别。审美心理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往往形成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语言表达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彼此学习,不断进步。
关于“英美文化的内容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惜柳]投稿,不代表大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airy6767.cn/yxfl/202509-4733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大雨号的签约作者“惜柳”!
希望本篇文章《7分钟揭秘!兴动互娱辅助器”(专用神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大雨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熟悉规则:首先,你需要熟悉微乐麻将的游戏规则,...